潍水剑|请护工应该是选择题而非必选项-环球热点评
(资料图)
请护工应该是选择题而非必选项
□潍坊融媒评论员 薛静
据央广网报道,近日,云南一位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,今年4月中旬,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,在北京某医院住院11天中,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,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,“当时护工费都花了2000多元,还要承受价格不低的住宿费,经济压力很大”。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是个例还是行业普遍现象?相关部门对此是否有明确规定?近日,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医院发现,医院、病人和病人家属对陪护问题看法不一。
北京一医院多科室称,病房是封闭式管理,无法陪护。(网络图片)
要说人最脆弱的几个时刻,去医院看病绝对算一个。身体不适的时候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希望家人在身边”。过去一段时间,出于疫情防控等因素考虑,很多医院拒绝家属陪护,大家也都能理解。可现在,有些医院依然拒绝家属陪护,必须要求请护工,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且不说“必须请护工”毫无法律依据,医院的陪护规定也不尽相同,甚至出现了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规定也不一样的情况,有的是医生说了算,有的是护士说了算。要说这里面不存在利益输送,怕是难以服众。
其实从现实情况来看,护工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。尤其是一些特殊病患,家属由于各种原因限制,难以日夜守在病床前,强行让他们来陪床,反而起不到预想中的“心理支持”效果。而护工比家属更熟悉治疗流程、注意事项,请他们来护理病患,既减少了病房外来人员流动,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,也有利于病患更好康复。
但请不请护工,应该由病患和家属根据自身经济条件、身体康复程度决定,而非医院强制规定。一方面护工费用并不低,对很多病患和家属来说,住院治病都已经耗费家底,更别提再额外花钱雇人了。另一方面,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护工管理体系,护工资质、价格、服务等都属于监管空白地带,请护工如同“开盲盒”,遇到什么样的护工全靠“天意”。请到责任心强、做事利索、懂护理知识的护工皆大欢喜,万一遇上不靠谱、光糊弄的护工,病患非但得不到良好照顾,还会引发不少纠纷。
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圣地,定政策、立制度不应仅从医院角度考虑,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,多听听病患和家属的意见。护工该请还得请,但不能剥夺家属的陪护权和选择权。从根本上说,更需要建立健全护理体系,培育培训更多专业、负责的护工,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,确保病患权益和身心健康。
编辑:毓子 来源:潍坊晚报